关于对朝阳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40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
尊敬的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科技含量推进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的建议 》的提案收悉。现将我市农业品牌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培育农产品品牌存在优势
1.品质高。朝阳地处北纬41度黄金农耕带,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硒、钾等矿物质,是优质农作物生长的天堂。北票市、凌源市、朝阳县均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市绿色食品认证面积32.37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认证面积60万亩。朝阳特色农产品种类齐全、质量上乘、享誉内外。
2.产量大。朝阳是传统农业大市,耕地总面积925.7万亩,以高肥力弱碱性褐土为主。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670万亩以上、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60亿斤以上。朝阳是我国“粟文化”发源地,全国四大谷子主产区之一,年种植面积60万亩以上。朝阳日光温室面积近60万亩,居全省第一。朝阳居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核心地区,5个县(市)全部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是省级生猪、肉鸡、肉牛和肉羊的现代生产示范区。2022年,我市设施蔬菜、花卉、食用菌、肉、禽蛋产量分别为210万吨、2.86亿支、6.4万吨、104万吨、24万吨,居全省第2、第1、第3、第2、第3位。
3.外销好。朝阳对接京津冀地区有着天然区位优势,按照省委赋予朝阳打造“京津冀地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的要求,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38%的蔬菜、44%的花卉、45%的食用菌、45%的猪肉和60%的鸡蛋都销往了京津冀地区,供应量分别达到84.7万吨、0.97亿支、1.34万吨、16.9万吨、9.9万吨,是京津冀地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肉案子”“果盘子”和“米袋子”。
4.政策足。朝阳围绕杂粮、设施农业和畜牧业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肉蛋鸡、生猪、牛羊、蔬菜、杂粮、花卉、食用菌、果药、蜂蜜”九大全产业链。朝阳作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正全力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工基地和区域物流中心。
5.平台全。朝阳7个县市区均设立农产品加工集聚区,6个纳入省级集聚区管理,龙城区晋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集聚区入驻企业145家,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143.3亿元。朝阳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97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6家。我市创建了1个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肉鸡、肉牛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国家产业强镇,10个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二、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基础夯实
(一)区域公用品牌情况。全市共有省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5个,分别是朝阳小米、凌源黄瓜、凌源百合、北票番茄和北票荆条蜜,全部为种植业品牌。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个,分别是朝阳小米(朝阳县)、龙城香菇、喀左陈醋、凌源青椒和朝阳小米(双塔区)。
(二)产品品牌情况。全市共有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36个(2018年以来全省评选了5批,一共353个),其中杂粮16个、蔬菜5个、畜产品6个、林产品1个、水果1个、食用菌1个、其他6个。市级名优特农产品品牌评选了2届,现有45个(与省级知名品牌重复的有24个),其中杂粮23个、蔬菜3个、畜产品6个、水果2个、其他11个。
(三)绿色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1个(剔除重合登记的,现有28个),其中由农业农村部登记的6个,分别是朝阳大枣、朝阳小米、北票番茄、北票红干椒、北票荆条蜜、凌源百合;由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登记的25个。我市绿色食品认证企业35家,绿色食品数量达到64个;有机食品认证企业1家,有机食品数量5个。
三、重点工作
(一)培育与壮大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
1.不断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人才实力。我市重点落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政策。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2家企业享受以上两项政策贷款贴息2069万元,这些资金的注入,极大增强了企业实力,完善信息化服务和数字化基础设施,有助于企业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环境。2023年争创建平杂粮主产县牵头申报“国家小米产业集群”,争取国家资金,壮大杂粮产业发展。投资加工设备,提高产能,完善杂粮全产业链条,企业更新设备给予30%补贴。
2.争创一批国家、省级“百强农产品品牌”。自2018年起,我市参加了省农业农村厅开展的“百强农产品品牌”创建活动。目前,通过该活动,我市已经创建企业产品品牌31个。
3.加快推进“两品一标”认证工作。几年来我市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产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等认证工作。目前我市绿色食品企业34家,绿色食品认证数量58个,有机认证企业63个,地标产品21个。
(二)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1.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创建品牌“试验田”。通过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加强县级以上专业合作社建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家庭农场与农民签订了农产品订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存在着合作、订单、股份的利益联结机制,间接解决10000余人次就业问题,县级以上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余元,同比增长了15%,农村居民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显著。破题过坎,较好的解决了专业合作社建设中存在的老生常谈问题。在补助项目实施区域内,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模式发展成效显著,农民合作制、订单农业、股份制等利益联结机制显著加强。
2.加强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依托全市特色、大宗农产品优势,建设了一批规模化、高标准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截至目前,我市绿色食品认证面积33.2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认证面积60万亩。
3.构建农产品品牌支撑体系。加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建设力度,提高品牌农产品场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特产之乡”和“一村一品”示范村镇64个,其中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推荐精品景点线路8条。
4.建立标准化农产品品牌体系。建立、完善朝阳各类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地方标准,通过标准化促进品牌化,构建起覆盖全市的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5.完善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严格的农业投入品管理机制,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目前,我市已经组建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三)加强农产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农产品数字化赋能体系建设。在数字化种养、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化转型和赋能。一是全市建设5个农业大数据中心平台,稳步提升农业产业数字化水平。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数字化建设,2023年全市已完成2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5个设施农业示范小区和10个畜牧养殖示范小区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建立完整的数字农业技术体系,开展全过程精准作业与管理,实现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生态化、效益化。以数字农业为核心,以农业物联网建设为载体,通过数字信息自动收集、分析处理、实现智能化精准环境控制,有效节约资源能源。三是数字化设施建设。凌源市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北票市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打造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的示范样板,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实现设施蔬菜全过程精准作业与管理,实现种植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生态化、效益化。
2.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以地方数字农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开展数字农业相关研究和项目建设。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等培训资源,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信息员、基层农技人员的培养力度。通过对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管控、营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内容进行品牌建设高素质农民培训,提升培育对象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打造出一只示范带动性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农业带头人。
(四)做好杂粮产业的宣传推广招商
1.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我市着力实施农业现代物流业培育工程,到2025年把朝阳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争取建成辐射京津冀地区大型农产品配送基地。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厅统一部署,到2025年,全市共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000个。我市从2020年开始建设,截至目前2020、2021和2022年度累计共建设完成冷藏保鲜设施809个,2023年度项目实施正在按照省厅的时间节点稳步推进中。到2025年,我市基本完成冷藏、冷贮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为全市冷链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多样化宣传农产品品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方式进行农业品牌宣传,发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优特品牌的引领作用。2018年我市投入300万元在京沈和长深高速公路沿线和出口处设立了16个广告牌匾宣传推介“朝阳蔬菜”和“朝阳小米”两个区域公用品牌,使其提高了在全国的影响力。此外喀左县通过省电视台统一组织全县农事企业进行直播带货、凌源市喜加喜公司聘请名人做广告代言等品牌宣传、辽宁柏慧燕都火腿肠的电视宣传以及怀志米业、村姑进城等宣传与推介等,通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名优特品牌的带领,提升我市农产品在“线上+线下”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3.通过组织系列活动推广农产品品牌。通过不定期举办各种特色农产品节、论坛等活动,宣传推广我市农产品品牌。比如我市主办的建平的精品“杂粮节”、“设施农业高峰论坛”(2014年)、朝阳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2019、2020年)、凌源市的 “百合节”(已举办四届)等活动都对我市农产品品牌宣传发挥了显著作用。
4.通过域外城市专题推介农产品品牌。在北京、 大连等高中端消费市场举办“朝阳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如在 北京举办的“辽宁•朝阳(北京)农产品展销暨农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和在大连举办的“朝阳(大连)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都极大提高了我市农业品牌在域外大城市的知名度。
5.借助国家大型活动展示农产品品牌。积极组织品牌农产品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世界高端米业大会、中国东盟国际农业合作展等国内大型展会活动,不断拓展品牌农产品市场,增强我市农产品品牌的辐射力。
四、下步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有力推进我市杂粮品牌建设工作,应强化组织领导,建议成立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在体制机制上保障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议市县两级政府设立农业品牌建设专项资金,并列入来年政府预算,对全市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及农事企业产品品牌创建与宣传等工作给予资金支持,为我市农业品牌建设提供财政保障。
三是开展学习考察活动。组织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及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赴品牌建设先进地区和知名企业参观考察,重点学习其打造推广农产品品牌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市农业品牌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是持续壮大农事企业实力。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惠农助企政策,尤其是产业化联合体和农产品深加工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政策,持续壮大企业实力,使企业拥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品牌创建与推广工作中。
五是持续做好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做好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指导农业经营主体按照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同时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建设,确保品牌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六是加大宣传推广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平台推广我市农业品牌,尤其是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加大区域公用品牌的推广力度。同时,要借助国家、省级组织的各类展会等平台全力推介我市农业及农产品品牌。另外,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利用网络直播带货等方式推介和销售自己的品牌及产品。
以上就是我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委员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以利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完善和改进,不断推进我农产品品牌上新台阶,为朝阳的农业强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4年5月30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